基于Web標準的UI組件 — 樹狀菜單(2)
getElementsByClassName()
為了從一大堆HTML代碼中找出我們的樹狀菜單(也許有多個),我們先來實現(xiàn)一個通過className
找DOM節(jié)點的方法:getElementsByClassName
。這是對瀏覽器自有DOM方法的一個簡單但實用的擴充。
此方法有兩個參數(shù):ele
指出以哪個DOM節(jié)點為根節(jié)點尋找(也就是說只找ele
的子節(jié)點),className
指出符合條件的節(jié)點的class屬性中必須包含怎樣的className
。它的返回值是一個數(shù)組,存放了所有符合條件的節(jié)點。
function getElementsByClassName(ele,className) {
//獲取所有子節(jié)點
if(document.all){
var children = ele.all;
}else{
var children = ele.getElementsByTagName('*');
}
//遍歷子節(jié)點并檢查className屬性
var elements = new Array();
for (var i = 0; i < children.length; i++) {
var child = children[i];
var classNames = child.className.split(' ');
for (var j = 0; j < classNames.length; j++) {
if (classNames[j] == className) {
elements[elements.length] = child;
break;
}
}
}
return elements;
}
最前面的一個if-else語是為了兼容IE5(IE5不能運行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'*')
)。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用瀏覽器檢測的方法來寫腳本,而應(yīng)該直接使用將要用到的語句來測試是否可以執(zhí)行,如果返回值為null
或undefined
,那再換一種方法。這樣的腳本可以有更好的兼容性,也更健壯。
elements[elements.length] = child;
,這句同樣是為了兼容IE5才沒有使用數(shù)組的push
方法。如果你一定要使用push
方法,那么可以在執(zhí)行getElementsByClassName()
之前先重載一遍push
方法。代碼如下:
Array.prototype.push = function(value){
this[this.length] = value;
}
注:原本我希望getElementsByClassName
也能像push
方法一樣寫,比如HTMLElement.prototype.getElementsByClassName = ...
。不過實際操作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在運行時HTMLElement
這個對象并不是固定的,每種tag似乎都不一樣,只能作罷。如果你有解決方案請告訴我,謝謝。
現(xiàn)在我們就可以方便地找出頁面上所有的樹狀菜單了:
var trees = getElementsByClassName(document,'TreeView');
for(var i=0;i<trees.length;i++){
alert('我是第' + i + '個樹狀菜單');
//在這里可以更細致地處理每一個樹狀菜單
}
最后把上面這幾句加到window.onload
事件中運行,以便文檔一加載完就對樹狀菜單進行初始化。完整的代碼請查看下面例子的源代碼。
區(qū)分樹枝與樹葉
在上一篇中我們說到樹枝和樹葉的區(qū)別就是這個節(jié)點有沒有子節(jié)點,所以判斷樹枝和樹葉的方法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考慮。一個比較直觀的方法就是遍歷整個樹狀菜單的DOM樹(注意這里兩個“樹”的區(qū)別),看看每個節(jié)點是不是擁有子節(jié)點,如果有的話我們就給這個節(jié)點一個專門的class以示區(qū)分。我們這里用一種比較取巧的方法,就是判斷各個節(jié)點的innerHTML中有沒有出現(xiàn)字符串'<ul>'
。如果有的話,那么很顯然它擁有一個或多個子節(jié)點。
var trees = getElementsByClassName(document,'TreeView');
for(var i=0;i<trees.length;i++){
//先把所有的節(jié)點找出來
var nodes = trees[i].getElementsByTagName('LI');
//判斷各個節(jié)點是否有子節(jié)點
for(var j=0;j<nodes.length;j++){
if(nodes[j].innerHTML.toLowerCase().indexOf('<ul>') > -1)
nodes[j].className += 'Open';
}
}
這里給每個樹枝加了一個className:Open
,因為我們現(xiàn)在還不能打開關(guān)閉樹枝,所以只要是樹枝那就是open的。當(dāng)然后面我們會用到Close的:)。相應(yīng)的修改一下CSS,給樹枝一個帶減號的圖標,表示它是打開的:
.TreeView li.Open{
background:transparent url(opened.gif) 12px 2px no-repeat;
}
高亮選中項
接下來實現(xiàn)把當(dāng)前選中的樹枝(或樹葉)高亮的功能。有兩個時候需要高亮:菜單初始化的時候和點擊某個菜單項的時候。
初始化的時候比較容易處理,直接給需要高亮的節(jié)點一個特殊的Class即可,比如“Selected
”:
.TreeView li.Selected a:link,
.TreeView li.Selected a:visited,
.TreeView li.Selected a:hover,
.TreeView li.Selected a:active{
background-color:#05F;
color:#FFF;
text-decoration:none;/*去除下劃線*/
cursor:default;/*讓光標變?yōu)槠胀^,假裝是不能點的^_^*/
padding:0 2px;/*為了美觀考慮,也可以不要這句*/
}
這里有幾點可能還需要補充說明一下:
- 選擇器(Selector)的前面為什么要加上
.TreeView
,這不是冗余代碼嗎?
在這個例子中確實是冗余代碼,但在實際項目中,一個頁面上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組件,比如還有一個菜單,被選中的菜單項也用.Selected
來表示。這時就需要在選擇符的前面先指出是什么組件的選中項以防沖突。當(dāng)然還有其他的解決辦法,比如這里的類不取名為Selectd,改為TreeSelected或者其他什么的,但是這樣做人為的把命名方案復(fù)雜化了,我個人不推薦這樣做。 - 選擇器為什么分作四行來寫?
因為我們之前已經(jīng)設(shè)置過a
的樣式,為了提高優(yōu)先級重載舊的樣式,所以需要指定a
的四種偽狀態(tài)(還有其他提高優(yōu)先級的辦法,關(guān)于優(yōu)先級算法,在《網(wǎng)站重構(gòu)》一書中有詳細說明)。 Selected
為什么要用在li
上,而不直接用在a
上?
這又是一個不太容易說明白的地方,因為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種個人習(xí)慣,只是我個人覺得這樣做更合適一些。事實上,寫在li
上或a
上都是可以的,至少看上去(表現(xiàn)層的視角)不會有太大的區(qū)別,但是如果你從“表現(xiàn)層”中跳出來,站在“結(jié)構(gòu)層”的視角來看,無論這個菜單的樹結(jié)構(gòu)還是DOM結(jié)構(gòu),一個節(jié)點都是由一個li
來表達的,a
只不過是這個節(jié)點內(nèi)的更細節(jié)的部分。雖然我最終是希望給a
指定一個特殊的樣式(為什么不指定給li
?你可以自己試一下),但從XHTML結(jié)構(gòu)來說,這個class="Selected"
還是寫在li
上更合適。(上帝保佑我說清楚了……)
下一篇講什么?
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加入Javascript內(nèi)容,不是很清楚是說淺了還是說深了,請大家在右邊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。從下一篇開始,我們開始進入部署鼠標事件和響應(yīng)鼠標事件方面的內(nèi)容。也許從下下篇開始再加入一些Javascript面向?qū)ο缶幊痰膬?nèi)容,待定待定……h(huán)ehe^_^
相關(guān)文章
javascript嚴格模式詳解(含嚴格模式與非嚴格模式的區(qū)別)
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嚴格模式詳解(含嚴格模式與非嚴格模式的區(qū)別),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,對大家的學(xué)習(xí)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(xué)習(xí)價值,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(xué)習(xí)學(xué)習(xí)吧2019-11-11聊聊JavaScript中的try...catch使用小技巧
作為一名web前端工程師,JavaScript中的try...catch是我們常用的特性之一,用于處理代碼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錯誤,本文小編將和大家一起聊聊JavaScript中的try...catch使用小技巧,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-11-11詳解webpack打包時排除其中一個css、js文件或單獨打包一個css、js文件(兩種方法)
本文通過兩種方法給大家介紹了webpack打包時排除其中一個css、js文件,或單獨打包一個css、js文件的方法 ,非常不錯,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,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8-10-10理解Javascript_01_理解內(nèi)存分配原理分析
在正式開始之前,我想先說兩句,理解javascript系列博文是通過帶領(lǐng)大家分析javascript執(zhí)行時的內(nèi)存分配情況,來解釋javascript原理,具體會涵蓋javascript預(yù)加載,閉包原理,面象對象,執(zhí)行模型,對象模型...,文章的視角很特別,也非常深入,希望大家能接受這種形式,并提供寶貴意見。2010-10-10javaScript 計算兩個日期的天數(shù)相差(示例代碼)
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 計算兩個日期的天數(shù)相差(示例代碼) 需要的朋友可以過來參考下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2013-12-12